28种常见恶性肿瘤的筛查与预防建议福建

 

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l癌症需要有针对性预防,高危人群+针对检查+预防建议,能有效降低癌症发生率!

根据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年恶性肿瘤发病约.9万人,死亡约.8万人。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5个人被确诊为癌症。

东部发达地区发病率最高,达到.03/10万,中部地区次之.33/10万,西部地区发病率最低.51/10万。实际上,我国癌症整个的发病率,实际上在全世界范围内来讲不算高,丹麦、法国、澳大利亚、比利时等国家癌症发病率都是排在前面的。

我国虽然癌症发病率不高,但是死亡率却高于这些发达国家,我们发病率是74位,死亡率是29位,不是因为我们国家治疗水平落后,而是因为我们国家的发病谱跟发达国家不一样。发达国家排名第一位的是前列腺癌,第二位是乳腺癌,这两种病几乎能治愈。而我们国家排名靠前的是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这些都是死亡率比较高的癌种,一旦晚期才发现,治疗难度大。目前我国普通百姓,防癌意识并不强,往往有症状才就医,导致癌症早期发现率偏低,这也是五年生存率低、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希望通过向普通人群多宣传癌症预防及早诊早治知识,增强普通百姓防癌、抗癌知识,达到降低癌症发病率,提高癌症早诊、早治率,从而增加癌症治愈率、降低癌症死亡率的目的。

以下是福建省抗癌协会肿瘤科普专业委员会集体撰写的28种恶性肿瘤的高危对象、筛查建议及预防建议,希望对普通百姓的防癌、抗癌有帮助。

这28种恶性肿瘤分别是:大肠癌(散发性,非遗传性)、乳腺癌、宫颈癌、肺癌、肝癌、胃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淋巴瘤、食管癌、皮肤癌、胰腺癌、胆囊癌、脑部肿瘤、恶性黑色素瘤、卵巢癌(包括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及继发性腹膜癌)、骨肿瘤、膀胱癌、软组织肉瘤、白血病、鼻咽癌、喉癌、子宫内膜癌、肾癌、睾丸生殖细胞肿瘤、胆管细胞癌(不包括胆囊癌)、遗传性胃肠道肿瘤(遗传性弥漫型胃癌、林奇综合征)。

一、大肠癌(散发性,非遗传性)

(1)高危对象

①45岁以上无症状人群;

②40岁以上有两周肛肠症状(指有以下任意症状持续两周以上)的人群:大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等);大便形状改变(大便变细);大便性质改变(便血、黏液便等);腹部固定部位疼痛;

③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④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

⑤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

⑥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

(2)筛查建议

1)符合1~5的“一般人群”筛查:

①大肠癌筛查从45岁开始,无论男女,每年1次大便隐血(FOBT)检测,每10年1次肠镜检查,直到75岁;

②76~85岁,体健者、预期寿命在10年以上者,可继续维持筛查;

③85岁以上,不推荐继续筛查。

2)符合“有大肠癌家族史”直系亲属筛查:

①1位一级亲属患有明确高级别腺瘤或癌(发病年龄小于60岁)、2位及以上一级亲属患有明确高级别腺瘤或癌(任意发病年龄),40岁开始(或比家族最小发病者发病年龄小10岁开始)筛查,每年1次FOBT检查,每5年1次肠镜检查;

②有一级亲属家族史的高危对象(仅1位,且发病年龄高于60岁):40岁开始筛查,每年1次FOBT检测,每十年一次肠镜检查。

3)关于筛查方法推荐:

①FOBT检测+问卷调查是筛查主要手段,证据充分;

②血液的多靶点基因检测可能有助于提高筛查准确度,价格较为昂贵;

③有条件者,可联合粪便和血液方法进行筛查。

(3)预防建议

①运动可有效减少肿瘤发生,坚持体育锻炼,避免肥胖;

②健康膳食,增加粗纤维、新鲜水果摄入,避免高脂高蛋白饮食;

③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可能对预防肠癌有效,老年人可尝试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可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和肠癌发生的风险,具体使用须咨询医生;

④戒烟,避免其对消化道的长期毒性和炎性刺激。

二、乳腺癌

(1)高危对象

1)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lobularcarcinomainsitu,LCIS)的患者。

2)既往30岁前接受过胸部放疗。

3)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①家族(包含一级、二级亲属。一级亲属指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同父母);二级亲属指叔、伯、姑、舅、姨、祖父母、外祖父母)中有BRCA1/BRCA2基因突变的携带者;

②家族中有乳腺癌者,发病年龄在45岁前;

③家族中有2人患乳腺癌患者(1人双侧或2个单侧),发病年龄在45~50岁;

④家族中2人或2人以上患乳腺癌、或卵巢癌、或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患者;

⑤家族中有男性乳腺癌患者;

⑥曾患有乳腺癌、或卵巢癌、或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者。

(2)筛查建议

1)一般妇女

①40岁之前不推荐筛查;

②40岁开始筛查,推荐每1~2年进行1次乳腺X线检查;

③对致密型乳腺(乳腺X线检查提示腺体为c型或d型)推荐与B超检查联合;

④70岁以上,体健者、预期寿命10年以上者均建议维持筛查,每1~2年1次乳腺X线检查。

2)乳腺癌高危人群

①推荐40岁或更早开展乳腺癌筛查;

②每年1次乳腺X线检查;

③每6~12个月1次乳腺超声检查;

④每6~12个月1次乳腺体检;

⑤必要时每年1次乳腺增强核磁共振MRI检查。

三、预防建议

①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烟酒,合理营养,保持健康体重,检查锻炼;

②适时生育,母乳喂养;

③参加乳腺筛查,定期体检。

三、宫颈癌

(1)高危对象

①有多个性伴侣者;

②性生活过早者;

③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者;

④免疫功能低下者;

⑤有宫颈病变史的女性。

(2)筛查建议

已婚或有性生活史3年及以上的女性都建议进行筛查:

①21~29岁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后,每3年1次;

②30~65岁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后,每3年1次;或者高危型HPV与宫颈细胞学联合筛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后,每5年1次;

③筛查结束时间:65岁且既往多次检查均示阴性,则结束筛查;若曾诊断为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病史者,再持续筛查20年,筛查频率视病情定;

④接受过子宫全切术的女性(无宫颈),且过去20年里未曾有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CIN3、原位癌或癌症的女性,不需要检查;

⑤接种过HPV疫苗的女性,遵循特定年龄的建议(与未接种疫苗的女性一样)。

(3)预防建议

①接种HPV疫苗;

②不吸烟或戒烟;

③安全与健康性行为;

④及时治疗生殖道感染疾病;

⑤增强体质

四、肺癌

(1)高危对象

年龄40岁,至少合并以下一项危险因素者:

①吸烟≥20年包(年包指每天吸烟多少包乘以持续多少年,例如20年包指每天1包持续20年或每天2包持续10年),其中包括戒烟时间不足15年;

②被动吸烟;

③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④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

⑤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

(2)筛查建议

①对于肺癌高危人群,建议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建议尽可能使用64排或以上多排螺旋CT进行肺癌筛查。扫描范围为肺尖至肋膈角尖端水平。基线CT扫描以后,根据病灶具体情况(形态、大小、边界等特征),医院咨询具体下一步诊疗计划;

②若检出肺内结节,根据结节不同特征,磨玻璃、亚实性、实性结节及多发结节的具体情况进行LDCT复查;

③根据国情和效能以及我国人群特征,不推荐将PET/CT作为肺癌人群筛查的方法。

(3)预防建议

①建议戒烟;

②有职业暴露危险的人群应做好防护措施;

③注意避免室内空气污染,比如被动吸烟、明火燃煤取暖、接触油烟等;

④大气严重污染时,避免外出和锻炼;

⑤有呼吸系统疾病者要及时规范地进行治疗。

五、肝癌

(1)高危对象

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以下任一人群:

①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或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

②有肝癌家族史者;

③血吸虫、酒精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

④药物性肝损患者;

⑤遗传性代谢病患者,包括:血色病、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糖原贮积病、迟发性皮肤卟啉症、酪氨酸血症等;

⑥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

⑦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筛查建议

(2)筛查建议

①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肝癌高危人群应进行筛查;

②联合应用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B超检查,每6个月筛查1次。

(3)预防建议

①接种乙肝疫苗;

②慢性肝炎患者应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以控制肝炎病毒的复制;

③戒酒或减少饮酒;

④清淡饮食,减少油腻食物摄入;

⑤避免发霉食物的摄入。

六、胃癌

(1)高危对象

凡有下述情况之一者,均系高危对象:

① 60岁以上;

② 中度及重度萎缩性胃炎;

③ 慢性胃溃疡;

④ 胃息肉;

⑤ 胃黏膜巨大皱褶征;

⑥ 良性疾病术后残胃;

⑦ 胃癌术后残胃(术后6~12个月);

⑧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⑨ 明确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

⑩ 恶性贫血;

11 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肠癌(HNPCC)/林奇综合征家族史。

(2)筛查建议

年龄40岁有腹痛、腹胀、反酸、烧心等上腹部不适症状,并有慢性胃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胃息肉、残胃、胃巨大皱褶征、慢性胃溃疡和胃上皮异型增生等病变以及有肿瘤家族史的对象,应根据医师建议定期进行胃镜检查。

(3)预防建议

①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不暴饮暴食;

②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

③减少食用生冷、辛辣、过热、过硬的食物及熏制、腌制等高盐食物;

④戒烟;

⑤少喝或不喝烈性酒;

⑥放松心情,合理减压

七、前列腺癌

(1)高危对象

具有以下前列腺癌高危因素的男性,需提高警惕,必要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对异常结果进行合理随访。

①年龄50岁的男性;

②年龄45岁且具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

③年龄40岁且基线PSA1μg/L的男性。

(2)筛查建议

①建议对身体状况良好,且预期寿命在10年以上的男性开展基于PSA检测的前列腺癌筛查,且在筛查前应详细说明前列腺癌筛查的风险和获益;

②血清PSA检测每2年进行1次,根据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决定PSA检测的终止时间;

③对于前列腺癌高危人群应尽早开展基于血清PSA检测的筛查;

④不建议针对40岁以下男性进行人群筛查。

(3)预防建议

①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②减少高动物脂肪的食物摄入,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增加蔬菜水果摄入;

③避免过于辛辣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造成前列腺的过度充血;

④日常生活中多饮水、勤解尿,避免憋尿、久坐不动;

⑤建议适度体育运动。

八、甲状腺癌

(1)高危对象

凡有下述情况之一者,均系高危甲状腺癌对象:

①童年期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线尘埃接触史;

②由于其他疾病,头颈部进行过放疗;

③有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甲状腺髓样癌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MEN2型)、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及某些甲状腺癌综合征(如Cowden综合征、Carney综合征、Werner综合征和Gardner综合征等)的既往史或家族史(有血缘关系);

④甲状腺结节1cm,且结节生长迅速,半年内增长到1cm以上;

⑤甲状腺结节1cm,伴持续性声音嘶哑、发声困难、伴吞咽困难或呼吸困难,并可排除声带病变(炎症、息肉等);

⑥甲状腺结节1cm,伴颈部淋巴结肿大;

⑦降钙素高于正常范围;

⑧RET基因突变。

(2)筛查建议

①甲状腺筛查要同时进行功能检查和形态检查。

②一般人群目前没有用于甲状腺癌早期检测或常规筛查的标准试验。临床颈部体检:20~29岁每2~3年1次,30岁以后每年1次。颈部超声检查:30岁后每年1次(包括甲状腺、颈部、锁骨上)。

③甲状腺癌高危人群颈部超声(包括甲状腺、颈部、锁骨上)检查,每年1次。

④女性孕前和哺乳期结束时,建议分别进行1次颈部超声检查。

(3)预防建议

①避免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和放射性尘埃接触史;

②健康生活,合理饮食,增加运动;

③合理疏导不良情绪。

九、淋巴瘤

(1)高危对象

①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者;

②感染及慢性炎症患者;

③免疫功能低下,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器官移植史者。

(2)筛查建议

1)一般人群临床体检,每2~3年1次。

2)高危人群临床体检,每年1次。

3)上述临床体检包括以下项目:

①外科体检:浅表淋巴结和肝脏脾脏触诊;

②B超检查:浅表淋巴结、肝脏脾脏和腹腔淋巴结;

③血常规检查。

(3)预防建议

①避免放射线照射和放射性尘埃接触;

②健康生活,加强运动等体育锻炼;

③积极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慢性炎症;

④合理疏导不良情绪

十、食管癌

(1)高危对象

年龄40岁,并符合下列任1项危险因素者:

①来自我国食管癌高发区(我国食管癌最密集区域位于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交界的太行山南侧,尤以磁县为著,在秦岭、大别山、川北、闽、粤、苏北、新疆等地也有相对集中的高发区);

②有上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反酸、进食不适等症状;

③有食管癌家族史;

④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

⑤具有食管癌高危因素如吸烟、重度饮酒、超重、喜食烫食、头颈部或呼吸道鳞癌等;

⑥患有胃食管反流病(GERD);

⑦有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

(2)筛查建议

食管癌高危人群:

①普通内镜检查,每两年1次;

②内镜检查病理提示轻度异型增生,每年1次内镜检查;

③内镜检查病理提示中度异型增生,每半年1次内镜检查。

(3)预防建议

①不吸烟或戒烟;

②少量饮酒或不饮酒;

③合理饮食,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

④增强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⑤不食用烫食或饮用烫水。

十一、皮肤癌

(1)高危对象

具备下述任一高危因素者,均系皮肤癌高危对象:

①经常暴晒与紫外线照射;

②长期接触化学性物质,如沥青、焦油衍化物;

③患有慢性溃疡、经久不愈的疤痕、瘘管、盘状红斑狼疮、放射性皮炎等;

④曾患有皮肤癌;

⑤持续增大或近期生长明显的胎记;

⑥足底、掌心等易接触摩擦部位长痣。

(2)筛查建议

临床体检,每年1次。有高危因素者,由专业的医生进行皮肤检查,包括痣、胎记或其他色素异常区域,记录颜色、大小、形状或质地的变化,必要时进行活检。

(3)预防建议

①定期皮肤自查(以尺比对,拍照备用);

②户外做好物理或化学防晒,避免暴晒;

③足趾或皮肤色斑勿自行反复修剪或弄破;

④合理饮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十二、胰腺癌

(1)高危人群

40岁以上,特别是50岁以上,伴有下述任意1项因素者(第6项因素会增加胰腺癌风险,但一般不做筛查):

①有胰腺癌家族史、糖尿病史;

②有长期吸烟、饮酒、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史;

③无明显诱因的中上腹饱胀不适、腹痛,出现食欲不振、乏力、腹泻、消瘦或腰背部酸痛等症状;

④慢性胰腺炎反复发作,尤其合并胰管结石的慢性胰腺炎;主胰管型黏液乳头状瘤、黏液性囊性腺瘤,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有血清CA19-9升高;

⑤无家族遗传史的新近突发糖尿病;

⑥有幽门螺杆菌(HP)阳性、口腔牙周炎史者、P-J综合征等。

(2)筛查建议

①上述对象以CA19-9、CA、CEA等肿瘤标志物的血液检查结果结合腹部CT、MRI进行筛查,B超也能提供相应的帮助;

②上述人群尤其是有家族史者和已有胰腺病变者每年1次CT或MR检查。

(3)预防建议

①戒烟、控酒;

②提倡清淡、易消化、低脂肪饮食;

③多食禽类、鱼虾类食物,提倡食用“十”字花科蔬菜,如青菜、白菜、萝卜、西兰花等;

④提倡户外有氧活动;

⑤为防止良性病变恶化,有胰管结石、导管内黏液乳头状瘤和囊性腺瘤或其他胰腺良性病变患者应及时就医。

十三、胆囊癌

(1)高危对象

①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结石越大风险越高);

②长有胆囊息肉(直径超过1cm,特别是单发、宽蒂息肉)者;

③瓷化胆囊或胆囊萎缩者;

④胆胰管汇合异常或先天性胆管囊肿患者;

⑤胆囊腺肌症患者;

⑥慢性伤寒感染人群;

⑦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人群;

⑧炎症性肠病人群;

⑨合并糖尿病人群。

(2)筛查建议

①高危人群:建议每6个月行血清CEA、CA和肝胆B超检查;

②一般人群:建议每年行血清CEA、CA和肝胆B超检查,尤其是女性。

(3)预防建议

①超过1cm的胆囊息肉、超过1cm的胆囊腺肌病患者,建议限期行胆囊切除术;有症状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萎缩、瓷化胆囊及小于1cm的胆囊腺肌症病患者,建议尽早行胆囊切除术。

②按照筛查建议进行定期体检。

十四、脑部肿瘤

(1)高危对象

脑部肿瘤的十大早期信号:

①头痛,常常清晨发作,较剧烈,起床轻度活动后逐渐缓解或消失;

②喷射状呕吐;

③视力模糊,视觉障碍;

④精神异常;常常有兴奋、躁动、忧郁、压抑、遗忘、虚构等表现;

⑤单侧肢体感觉异常;痛觉、温觉、震动觉减退或消失;

⑥幻嗅;

⑦偏瘫或踉跄、醉酒步态;

⑧耳鸣、耳聋;多在打电话时,一耳听到,另一耳听不到;

⑨巨人症;

⑩幼儿发育停止。

(2)筛查建议

重视脑部肿瘤的十大早期信号,需要到神经科或相关科室(眼科,耳鼻咽喉科,神经外科等)进一步检查。

(3)预防建议

①健康生活,避免熬夜;

②增加户外锻炼和运动,保持合理体重;

③合理饮食。

十五、恶性黑色素瘤

(1)高危对象

①家族史者;

②曾患有皮肤癌或恶性黑色素瘤者;

③以下部位存在色素痣或斑点者:脚趾之间、脚底、掌心、头皮、耳后、指甲和脚趾甲、臀部之间、生殖器周围;

④长有巨大的先天性色素痣者;

⑤长期暴晒在太阳下者。

(2)筛查建议

①重视皮肤上各个部位的色素痣和斑点,经常自查;发现并持续观察皮肤上新发的色素痣、斑点。

②遵循ABCDE指南,经常对现有色素痣或斑点的变化情况进行自查,做好记录,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A.表示不对称。如果痣两边看起来不一样,需要请医生检查一下。

B.代表边界。痣周围的边界应该光滑均匀。

C.代表颜色。有些痣是粉红色的或是棕色,不管颜色如何,每颗痣都应该只有一种颜色。

D.代表直径。痣的直径应该小于6cm,如果痣突然变大或扩大,请立即就医检查。

E.代表进展。痣可以在很多方面改变,包括大小,颜色,边界以及出现破溃等,请立即就医检查。

③手足易于摩擦部位的痣可考虑预防性手术切除,以防恶变。

(3)预防建议

①户外做好物理或化学防晒,避免暴晒;

②特殊部位色素痣勿自行反复修剪或弄破,这一点尤为重要;

③严禁自行随意处理痣,医院处理;

④合理饮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十六、卵巢癌(包括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及继发性腹膜癌)

(1)高危对象

①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即BRCA1或BRCA2胚系致病变异或疑似致病变异)患者;

②携带RAD51C或RAD51D或BRIP1胚系致病变异或疑似致病变异者;

③林奇综合征(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综合征)患者;

④一级亲属确诊上述遗传性肿瘤综合征或携带上述基因致病或疑似致病变异,而未行或拒绝检测者;

⑤卵巢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胰腺癌家族史或子宫内膜癌、结直肠癌及其他林奇综合征相关肿瘤家族史经遗传咨询、风险评估建议接受基因检测而未行或拒绝检测者;

⑥具有显著的卵巢癌及相关肿瘤家族史(多人发病),虽经遗传基因检测,家族患病者中未检出已知致病或疑似致病基因者(注:目前的基因检测及数据解读仍具有局限性)。

(2)筛查建议

1)不推荐对无症状、非高危女性进行卵巢癌筛查。

2)推荐对尚未接受预防性输卵管-卵巢切除手术的上述高危女性进行定期筛查,以期早期发现卵巢癌,但目前尚缺乏卵巢癌筛查给高危女性人群带来临床获益的证据。

①根据临床医生判断,高危女性于30~35岁起,可以考虑接受定期的卵巢癌筛查;

②筛查项目:血清CA-检查及经阴道超声检查;

③筛查间隔:每3个月1次到每年1次。

3)此外,已经出现腹胀、腹痛、阴道不规则出血等不适症状的女性,不在筛查探讨的范畴内,应尽早就医接受临床评估。

(3)预防建议①经遗传咨询及风险评估后需要进一步接受遗传基因检测的个体,尽早接受检测,明确肿瘤发病风险;

②携带有增加卵巢癌发病风险致病变异或疑似致病变异的高危女性,完成生育后,于相应的年龄段预防性切除卵巢和输卵管以降低卵巢癌发病风险;

③理论上,任何可以让卵巢在一段时间内停止排卵的行为都可以降低卵巢癌的发病风险,如避孕药、妊娠、哺乳等。因此鼓励适时生育、母乳喂养;

④经遗传咨询后,部分高危女性可选择短期内口服避孕药以降低卵巢癌发病风险(长期服用可能增加乳腺癌发病风险);

⑤育龄期的高危女性,生育前与肿瘤遗传咨询医生及生殖医生共同探讨可能的遗传阻断方案;

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合理饮食,减少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加强体育锻炼。

十七、骨肿瘤

(1)高危对象

骨肿瘤的八大早期信号:

①骨关节位置出现较硬的肿块,静息时不能消退,持续增大;

②骨和临近关节出现疼痛和肿胀,夜间加重,且疼痛严重程度与活动无关;

③出现发热、体重减轻,以低热为主,肿胀部位皮温显著升高等;

④不明原因持续性背痛或脊柱区域疼痛,休息不能缓解,难以用常见的颈椎病、腰椎病解释;

⑤肢体远端有麻木感或顽固性放射痛,无力,甚至功能障碍;

⑥发生病理性骨折或肢体变形,甚至出现无明显诱因的一处或多处自发性骨折;

⑦出现抽搐,肌肉痉挛,血钙增高;

⑧中老年人出现不明原因的四肢痛、腰背痛,且有进行性加重的趋向时,要警惕出现转移性骨肿瘤,尤其既往有肿瘤病史者(特别是发现时分期较晚的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和肾癌等)。

(2)筛查建议

重视骨肿瘤的八大早期信号,出现异常及时就诊,行查体、影像学检查,必要时结合活检。尤其有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如出现骨性疼痛,神经压迫和活动障碍等情况时,及时到骨软组织肿瘤科等相关科室进一步检查。

(3)预防建议

①避免外伤;

②增加户外锻炼和运动,保持合理体重;

③合理饮食;

④避免接触放射性物质;

⑤控制情绪,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

十八、膀胱癌

(1)高危对象

①长期吸烟者;

②膀胱癌家族史者;

③油漆、染料、金属或石油产品等职业接触史者;

④接受过盆腔部位放射治疗者;

⑤曾使用过环磷酰胺或异环磷酰胺等抗癌药物者;

⑥曾服用含马兜铃酸的中草药者,如广防己、青木香、天仙藤、马兜铃、寻骨风、朱砂莲等;

⑦饮水中砷含量高者;

⑧饮用用氯处理过的水者;

⑨反复急慢性膀胱感染史,包括血吸虫引起的膀胱感染者;

⑩长期使用导尿管者。

(2)筛查建议

①一般风险人群:60岁开始,尿常规,每年1次。

②高危人群:50岁开始,尿常规、血尿检测联合尿液肿瘤标志物如NMP22,每年1次。

(3)预防建议①减少环境和职业暴露;

②增加饮水量,注重饮水质量;

③戒烟;

④避免长期使用药物带来的药物毒性;

⑤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提高免疫力。

十九、软组织肉瘤

(1)高危对象

1)软组织肉瘤的高危因素:

①肿瘤家族史,尤其携带p53、rb基因失活;

②石棉、二噁英等化工材料长期接触史;

③EB病毒,HIV等感染病史;

④辐射或放射治疗史;

2)软组织肉瘤的四大早期信号:

①体表或大关节附近及影像检查等发现不明原因肿块或外伤后长期不能消退的肿块;

②肿块持续增大,不随体位变化而缓解;

③可出现疼痛和关节活动障碍,且逐渐加重;

④肿块局部皮肤温度往往高于周围正常组织,可伴有红肿等炎性表现。

(2)筛查建议

重视软组织肉瘤的四大早期信号,出现异常及时到软组织肿瘤专科就医。

①查体:一般根据肿物的部位、大小、边界、活动度、有无压痛、皮温和伴随症状等7个方面对肿物进行初步定性。

②影像学:B超、X线、CT、MRI等。四肢软组织肉瘤首选MRI检查而非CT。高危患者应行胸部CT以排除肺转移。同时应检查区域淋巴结情况。

③活检:软组织肉瘤活检,包括穿刺活检和切开活检。细针或粗针穿刺,必要时CT或B超引导。穿刺困难或失败可实施手术切开活检。

(3)预防建议

①避免辐射及强烈紫外线照射,增加β-胡萝卜素和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E摄入;

②减少化工材料的接触,筛查病毒感染情况,及时规范治疗感染;

③合理饮食,增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

二十、白血病

(1)高危对象

①白血病家族史者;

②血液疾病患者;

③曾有苯及含苯的有机溶剂接触史者;

④曾有X射线、γ射线等电离辐射环境接触史者;

⑤自身免疫功能异常者;

⑥有吸烟、酗酒、吸毒、不规律作息等不良生活习惯者;

⑦无诱因慢性出血倾向者,如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等;

⑧全身发力、疲倦并伴有骨关节疼痛等者。

(2)筛查建议

高危人群,临床体检,每年1次。临床体检包括以下项目:

①外科体检:浅表淋巴结和肝脏脾脏触诊;

②B超检查:浅表淋巴结、肝脏脾脏和腹腔淋巴结;

③血常规。

(3)预防建议

①避免苯及相关化学物、化学制品的环境接触;

②避免或减少X线、γ射线等电离辐射,戒烟;

③定期体检。

二十一、鼻咽癌

1、高危对象:

(1)、EB病毒感染者,尤其是高危亚型感染人群;

(2)、家族中有患鼻咽癌患者人群;

(3)、长期生活在广东、广西、湖南、福建和江西等地人群;

(4)、40~60岁男性人群;

(5)、具有不良生活习惯,尤其是喜欢吃腌制咸鱼等食物人群;

(6)、原因不明的一侧或双侧耳鸣,耳闷胀感,听力下降及反复中耳炎;涕中带血或回吸性涕血;头痛,复视,面麻,鼻塞,颈部肿物等症状人群。

2、筛查建议:

(1)、40~60岁无症状人群,建议EBVDNA检测1次/年。

(2)、3~5岁儿童及青少年的早期筛查,建议采用EBVDNA检测。

(3)、EBVDNA检测阳性者,4周后需再次检测,若仍阳性,则需针对鼻咽行内镜和MRI检查。若阴性,一年后复查。

(4)对金属元素镍检测超标者,EBVDNA检测1次/年。

(5)高危人群必须定期筛查,具体包括EBV抗体检测、鼻咽纤维镜、头颈部CT或MRI检查。

3、预防建议:

(1)、定期体检。

(2)、针对高危人群的高危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措施尽早开展健康管理。

(3)、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戒烟限酒,心态平衡。

(4)、合理膳食,避免辛辣过热及熏蒸腌制食物。

二十二、喉癌

(1)高危对象

凡有下述情况之一者,均系喉癌高危对象:

①长期吸烟史或合并长期酗酒史,年龄40岁以上;

②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如长期口交所致;

③长期接触化学烟雾(氯乙烯、甲醛)、生产性粉层和废气(二氧化硫、石棉、重金属粉层)、烷气化物(芥子气)等;

④长期接触镭、铀、氡等放射性核素史;

⑤长期体内微量元素缺乏,如锌(Zn)、硒(Se)等缺乏导致基因突变;

(2)筛查建议

①临床颈部体检:包括对喉体外形和颈淋巴结的检查。喉癌高危人群每年至少检查1次。

②喉镜检查:常用间接喉镜,依照情况也可用直接喉镜及纤维喉镜观察。喉癌高危人群每年至少检查1次。

(3)预防建议

①禁烟,适当控制饮酒;

②加强环保意识,控制环境污染;

③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于声嘶超过2周及有异物感者,应及时行喉镜检查。

二十三、子宫内膜癌

(1)高危对象

1)因预防或治疗乳腺癌而使用他莫昔芬;

2)单纯使用雌激素(联合使用雌激素和黄体酮似乎不会增加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或病理性雌激素升高如生殖内分泌疾病、卵巢肿瘤等;

3)肥胖、高血压、糖尿病;

4)高脂饮食;

5)不孕不育;

6)初潮年龄早;

7)绝经年龄晚;

8)林奇综合征患者及其直系亲属。

(2)筛查建议

子宫内膜癌一般发现较早,目前暂不推荐在普通无症状人群中进行筛查。

1)长期居住地为城市、年龄≥50岁的女性建议接受子宫内膜癌的筛查。

2)绝经后,最近6个月内有异常出血症状的女性要进行子宫内膜癌的筛查。

3)35岁以上具有以下高危因素的患者。

①林奇综合征相关基因突变;

②明确突变携带者;

③缺乏基因检测结果,有可疑常染色体遗传病(肠癌)需要每年进行筛查,可以考虑用子宫内膜活检的方式。

4)筛查方式包括经阴道超声、子宫内膜活检、诊断性刮宫、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等,筛查间隔建议一年。

(3)预防建议

1)适时生育,母乳喂养;

2)控制体重,合理饮食;

3)在医师指导下正确使用雌激素药品,避免滥用含雌激素的药品和保健品;

4)重视绝经后出血症状;

5)有家族史等高危因素应定期检查。

二十四、肾癌

(1)高危对象

①50-70岁的普通人群;

②长期吸烟、肥胖、高脂饮食的人群;

③长期接触镉、氯化有机溶剂、石油化工制品的人群;

④患有高血压病及长期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人群;

⑤长期服用解热镇痛药物的人群;

⑥有肾癌家族史的一级或二级中、青年直系家属。

(3)筛查建议

①50岁以上的肾癌高危人群应进行筛查;

②常规筛查可选用尿液、肿瘤标志物和泌尿系B超检查,间隔6-12个月筛查1次;

③有家族史的可考虑基因检测:如检测VHL、BHD、c-MET、FH等基因。

(3)预防建议

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适当运动避免肥胖;

②宜清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高脂饮食;

③戒烟并避免、减少二手烟的吸入;

④避免接触重金属、相关的化学制品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⑤控制好血压水平,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的药物。

二十五、睾丸生殖细胞肿瘤

(1)高危对象: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约占睾丸肿瘤95%以上,分为精原细胞瘤和非精原细胞瘤,睾丸精原细胞瘤的发病高峰为30-50岁,睾丸非精原细胞瘤多发生于35岁之前。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研究发现,以下因素可能使睾丸生殖细胞肿瘤发生危险性增加:

①隐睾:特别是腹腔隐睾恶变率大大高于正常下降睾丸,是正常人发病率的3-14倍。目前认为,睾丸生殖细胞异常、温度升高、血供障碍、内分泌失调、性腺发育不全等因素可能与隐睾恶变相关;

②先天性睾丸功能障碍:如下降不全;

③遗传;

④Klinefelter’s综合征:又称为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原发小睾丸症,是一种性染色体异常,表现为男性荷尔蒙水平低,不育、乳房丰满、睾丸小。

⑤有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病史:一侧有病史患者,对侧发生率为1.2%~5.8%。

(2)筛查建议:

①早期症状不明显,多为无痛性睾丸肿大,为体检时偶然发现;部分出现睾丸沉重、牵拉感或疼痛等症状;部分表现附睾炎,但治疗后仍有不消失的肿块时需警惕。

②隐睾患者,出现盆腔内或腹股沟区增大肿块,查体同侧睾丸缺如。

③有家族史,建议增加体检频率。

④常规筛查:血清肿瘤标记物AFP、HCG和LDH,B超是最重要的影像学方法,其他胸部X线或CT,腹盆腔CT及MRI等可协助观察。

(3)预防建议:

①及早治疗睾丸异位和隐睾,预防和治疗睾丸及附睾炎症;

②戒烟戒酒,调整饮食习惯,少量或不食辛辣食物;

③减少接触污染环境,比如放射性物质以及空气、食品、水污染;

④适当的多运动,避免局部的淤血状态。

二十六、胆管细胞癌(不包括胆囊癌)

(1)高危对象:

高发年龄50-70岁,男性略高于女性。

胆管细胞癌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绝大多数发生在良性胆管疾病的背景上,其发病与以下危险因素有关:

①肿瘤抑制基因异常:FAP,NF1;

②胆管-胰管汇合异常(先天性解剖异常);

③胆管囊肿;

④反复发作化脓性胆管炎;

⑤胆管结石;

⑥胆肠吻合术后的胆管炎症;

⑦华支睾吸虫感染(胆管寄生虫);

⑧原发性肝硬化性胆管炎;

⑨病毒性肝炎;

⑩环境或职业毒素暴露;

?胆管癌癌前病变需引起重视:胆管上皮内瘤变、导管内乳头状肿瘤、胆管微小错构瘤。

(2)筛查建议:

胆管细胞癌无特异性肿瘤标志物,故不易早期发现。

有高危因素体检时可查CA-、CA-、CEA,影像学可查消化系彩超,若

肝内或肝外发现占位病变,进一步查高分辨率螺旋CT、MRI增强扫描。

(3)预防建议:

①积极治疗良性胆管疾病;

②避免环境或职业毒素暴露;

③健康生活(充足睡眠、良好心态、适当运动、均衡营养);

④胆管细胞癌目前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鉴于其主要发生于良性胆管疾病背

景上,故若为高危对象,需3-6个月定期复查胆系彩超。

二十七、遗传性胃肠道肿瘤---遗传性弥漫型胃癌

(1)高危对象

①家族中有两例或更多胃癌,至少1例弥漫型胃癌诊断于50岁以前;

②家族中胃癌3例或更多,无论诊断年龄,但至少1例为弥漫型胃癌;

③具有40岁以前诊断的弥漫型胃癌病例;

④同一个体患有弥漫型胃癌和乳腺小叶癌(无需其他标准);

⑤家族中某成员患弥漫型胃癌,有其他成员患乳腺小叶癌(无需其他标准);

⑥家族中某成员患弥漫型胃癌,有其他成员患结肠印戒细胞癌(无需其他标准)。

(2)筛查建议

高危对象的家族中如果有人CDH1基因有胚系突变,就可以诊断为CDH1携带者,有遗传性弥漫型胃癌发病危险,应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①成人无症状高危者的CDH1致病性基因突变检测:只有当已发病家族成员经检测发现CDH1致病性突变,才对无症状高危者进行检测。此检测系预测性而非诊断性。

②胃镜筛查:

1)筛查起始时间:如果上一代中的父亲或母亲患胃癌,那么他们的儿子或者女儿应在他们上一辈发病年龄提前15年开始胃镜筛查;而对于同代患者来说,未见筛查应该在家族成员中最早发现遗传性胃癌年龄的基础上提前5年开始;

2)筛查频率及特殊要求:年,国际胃癌联盟推荐内镜检查每6个月一次(美国NCCN推荐6-12月),检查时间建议达到30分钟以上,这样才能保证检查充分并多点取材活检,除了可疑病变的活检外还应在胃窦、胃角、胃体、胃底、贲门随机各取6处活检,以增加准确性。

③其他肿瘤筛查:

1)乳腺小叶癌:包括每6个月一次的临床检查和乳房自查。因为临床检查和乳腺摄片通常很难诊断乳腺小叶癌,对有CDH1基因突变的高乳癌风险妇女筛查方案要谨慎制定,可考虑使用MRI,在此类妇女MRI较乳腺摄片更敏感。

2)结肠癌:虽然没有足够证据肯定结肠癌是HDGC的一种表现,但对于具有弥漫型胃癌和结肠癌两种肿瘤的家族,慎重起见,推荐每12~18个月对其成员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起始时间应比最年轻结肠癌患者发病年龄提前5~10年。

④遗传咨询。

(3)预防建议

①预防性全胃切除:如果上一代中的父亲或母亲患胃癌,那么他们的儿子或者女儿应在他们上一辈发病年龄提前15年行预防性全胃切除;而对于同代患者来说,手术应该在家族成员中最早发现遗传性胃癌年龄的基础上提前5年行手术治疗;NCCN提出手术时间点在18-40岁,但不建议18岁之前进行该手术(除非家族中有成员在25岁前发病)。

②对不行预防性全胃切除者,按照筛查建议进行定期胃镜检查。

二十八、遗传性胃肠道肿瘤---林奇综合征

(1)高危对象

①结直肠癌的发病年龄小于50岁;

②同时性或异时性多原发癌;

③多个亲属患癌,连续几代受累;

④家族成员有已知的遗传性结直肠癌病史;

⑤具有MSI-H样组织学特征的结直肠癌(淋巴细胞肿瘤浸润、Crohn样反应、印戒细胞癌/粘液腺癌、髓样癌);

⑥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结果提示dMMR;

⑦微卫星不稳定检测结果为MSI-H。

(2)筛查建议

①有上述高危表现者,建议病人本人行胚系基因突变检测。

1)如果发现了一个MMR基因(MLH1、MSH2、MSH6、PMS2、EPCAM等)的胚系突变,其它的家族成员(1级亲属、2级亲属)都要接受基因突变检测;

2)有同样的致病性突变,按推荐方案进行规范筛查;

3)无致病性突变,按普通人群进行随访;

4)如果家族成员拒绝基因检测,则要按照高危结直肠癌的推荐方案进行随访。

②肠镜筛查:

从20-25岁开始,每1-2年复查结肠镜;若家族中结肠癌初发年龄小于25岁,则筛查初始年龄较其提前2-5年。

③其它肿瘤筛查:

1)子宫内膜癌与卵巢癌:建议每1-2年行子宫内膜活检、经阴道超声和血清CA检测;出现可疑症状及时检查;已生育的可考虑子宫和双附件预防性切除术,因为筛查准确性低。

2)胃癌和小肠癌:从40岁开始,每3-5年行胃十二指肠镜检查,行幽门螺杆菌(HP)检测,阳性者行抗HP治疗。

3)肾盂癌和输尿管癌:从30-35岁开始,开始每年行尿常规检查。

4)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从25-30岁开始,每年行常规神经系统检查。

5)胰腺癌:缺乏有效的筛查手段。

6)乳腺癌:常规乳腺癌筛查。

(3)预防建议

有明确的胚系基因突变的林奇综合征患者,建议行试管婴儿或者产前诊断,以便阻止该疾病遗传给下一代。



转载请注明:http://www.dqgpt.com/wahl/95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